建築設計與裝飾學院于6月26日開展全體教職工政治理論學習活動,集中就毛澤東哲學思想代表性著作《矛盾論》、《實踐論》進行專題學習。《矛盾論》、《實踐論》是毛澤東哲學論著中兩部重要的代表作,是毛澤東哲學思想的核心,也是毛澤東思想的理論基礎。本次學習活動由學院黨總支書記黃立營主持。
黃立營書記首先為全體教職工講述兩部哲學著作寫作的曆史背景。黃立營書記講到,毛澤東的《實踐論》,是為着用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觀點去揭露黨内的教條主義和經驗主義——特别是教條主義這些主觀主義的錯誤而寫的,《矛盾論》則是為了同一的目的,即為了克服存在于中國共産黨内的嚴重的教條主義思想而寫的。黃立營書記又分别就《實踐論》、《矛盾論》的主要内容進行了講述。《矛盾論》和《實踐論》是毛澤東思想形成的主要标志,它們分别從辯證法和認識論兩個方面對中國革命的曆史經驗做出了哲學總結,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辯證法和認識論。《實踐論》探讨了馬克思主義真理觀和認識論,結論是通過實踐發現真理,而又通過實踐證實真理和發展真理。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這種形式,循環往複以至無窮,而實踐和矛盾之每一循環的内容,都比較進到了高一級的程度。《矛盾論》着重論述了事物的矛盾法則,事物在矛盾中相互作用從對立走向統一,同時又用矛盾的特殊性來反對教條主義。任何矛盾體都是特殊性與普遍性的統一,不僅要注意矛盾的普遍性,更要注意矛盾的特殊性。毛澤東《矛盾論》、《實踐論》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典範之作,為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奠定了哲學基礎。
黃立營書記最後要求全體教職工要精讀兩部哲學著作,要學習兩部哲學著作的方法論意義和實踐意義。黃立營書記同時指出,學習不能走過場,開開會,寫寫心得體會就過關了,也不能照抄照搬,而是要勤于思考,将所學知識融入到平時的學院工作中。黃立營書記最後強調,在我們的教學、科研過程中一定要按照“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這種形式,循環往複以至無窮”的方法,不斷實踐、不斷總結、不斷修改、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