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學院“四聯動,四融合”入學教育系列報道(六)
黃陽--設計學院入學教育之大學活動與職業素養
黃陽老師以“學生活動,職業素養”為開始,介紹學校概況、學院曆史沿革及特色、學院發展現狀、發展規劃與展望和各種比賽以及冰山理論。通過大量生動翔實的照片、文字等追溯了設計學院2016年組織、舉辦的各類比賽,各種活動與比賽等都能順利進行,進一步印證了1/8顯性:學曆證書;7/8隐形:團隊合作”。
黃陽老師指出“有為才有業”,而“業”不能僅僅局限于現在所學的專業,要志存高遠、有所作為,不因專業的問題而失去學習的信心。
胡曉爽--暢談職業生涯規劃
為了讓同學們更好的掌握生活的羅盤,我的大學我做主,我的職責我負責。胡老師一開始向同學們抛了個問題“三年目标,十年目标”,還提出了大家即将要面臨且不可避免的問題。以達爾文進化論為例為大家更直白的提出“變者生存,适者生存”。
胡老師點出了“今天你站在那裡并不重要,但你下一步邁向哪裡卻很重要。”不僅讓同學們認識到職業規劃的重要性,更讓大家更好的了解如何去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能更好的協調好自己的時間,處理好人際關系,發覺自己的長處。
張志榮---行為習慣養成記
加強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要從最基礎、最細小的工作抓起。對學生的衛生習慣、早操、晚自習等方面進行督導,告知量化考核的重要性及學生在日常管理中的具體要求。宣傳國家資助政策,國家助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國家獎學金申請條件及要求,鼓勵學生認真學習。學生會部門的介紹級宣講,讓學生全方位了解學生組織,并能夠結合自身的興趣愛好,全面提升自身素質。心理模塊,大學期間學會适應集體生活,學會變被動為主動,多多參加校園活動,培養陽光心态。希望通過強化教育使學生知道“怎樣做”,理解“為什麼這樣做”,繼而自覺遵守制度,加強自我管理,形成良好行為習慣,為開始新的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礎。
郭乘伸--愛國主義教育
郭老師以《戰狼2》為切入點,講述愛國主義情懷,以國家民族意識的成長為主線,站在當今現實的立場上,評價當代中國青年的國家觀念、民族意識的社會價值和意義。郭老師強調,愛國主義是千百年來人們逐步形成的一種對祖國最深沉的情感,體現在當下就是學生腳踏實地做好學生本職工作,實現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統一,學生的愛國主義意識和社會主義信念得到進一步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