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舉辦2014年校級信息化教學比賽的通知
各二級學院(部)、各位老師:
按照《省教育廳關于舉辦2014年江蘇省高等職業院校信息化教學大賽的通知》(蘇教高﹝2014﹞3号)文件精神,根據《伟德 官网2014年教學工作要點》(蘇建院教〔2014〕1号)文件要求,學校決定舉辦2014年校級信息化教學比賽。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比賽項目
(一)信息化教學設計比賽
1.組别設置
(1)語文類(含大學語文、應用文寫作、演講與口才等)課程組;
(2)資源開發與測繪專業大類組;
(3)電子信息專業大類組。
2.賽項要求
本賽項重點考察教師充分、合理運用信息技術、數字資源和信息化教學環境,突出教學重點,解決教學難點,系統優化教學過程,完成特定教學任務的能力。
(1)教學設計應基于現代教育思想和教學理念,科學、合理、巧妙地安排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和要素,在教師角色、教學内容、教學方法、互動方式、考核與評價等方面有所創新。
(2)教學設計可針對1-2課時、一個教學單元或一個任務模塊的教學内容進行設計。
(3)參賽作品應是參賽教師原創,已用于課堂教學(含實訓場所、網絡環境等),教學應用效果突出,沒有知識産權異議和糾紛。
(4)可以個人或團體的名義報名。以團體名義報名的,團隊成員須為同一院校在職教師,成員不超過3人。
(二)信息化課堂教學比賽
1.比賽内容
參賽内容不限課程和專業。
2.賽項要求
本賽項重點考察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數字資源或教學平台完成教學任務的能力與教學效果。
(1)參賽作品應在信息化教學設計的基礎上,根據教學内容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創設學習環境,改進教學方式,實施課堂教學。
(2)所選的教學内容應相對獨立、完整,可以是一節完整的課堂教學内容,也可以是某個知識點或者技能點的學習(訓練)内容,教學時長不超過45分鐘。視頻應清晰反映師生課堂教學情況,視頻畫面可在不同機位間切換,不允許另行剪輯。
(3)參賽教師信息化課程資源須保證無知識産權異議和糾紛。
(4)此賽項為個人賽,不接受團體報名。
(三)網絡課程比賽
1.比賽内容
參賽内容不限課程和專業。
2.賽項要求
本賽項考察教師在學習環境網絡化、學習資源數字化、學習方式多樣化條件下,設計、制作網絡課程的能力。
(1)參賽作品應體現學習過程管理的特點,滿足網絡條件下随時随地自主學習的需求,推動課程内涵建設,促進教學模式改革。
(2)參賽作品應針對一門課程進行開發,已經用于教學實踐并在公共網絡開放共享的網絡課程。
(3)參賽作品應是參賽教師自主建設或參與建設的網絡課程,沒有知識産權異議和糾紛。
(4)可以個人或團體的名義報名。鼓勵産教融合、校企合作、多方參與,以團體名義報名的,須由職業院校在職教師為第一完成人,企業人員可作為團隊成員,成員不超過5人。
二、參賽要求
1.參賽教師應是學校在職教師,每位教師限報一項參賽作品。
2.參賽專業應符合《普通高職高專專業目錄》要求;參賽内容為教育部已發布《高等職業學校專業教學标準(試行)》所含專業的,應依據有關專業教學标準的教學要求進行制作和設計。
3.參賽作品應為原創,資料引用應注明出處。作品如引起知識産權異議和糾紛,其責任由參賽者承擔。
4.已參加過往屆全國職業院校信息化教學大賽并獲得一、二等獎的作品不參加本次比賽。
三、材料報送
1.信息化教學設計比賽的語文類課程組由基礎部負責,資源開發與測繪專業大類組由建工學院負責,電子信息專業大類組由機電學院負責。全校教師(含機關、教輔兼課教師)符合類别的均可申報,不限名額。每個參賽作品提交信息化教學設計内容的光盤1張。
2.信息化課堂教學比賽每院部限推薦參賽作品1項。每個參賽作品提交信息化課堂教學比賽的光盤1張。
3.網絡課程比賽每院部限推薦參賽作品1項。每個參賽作品須制作參賽作品網站,并将網址和評審所需的其他材料(如教師用帳号、學生用帳号等)填入報名表中。
四、參賽程序
1.請各二級院(部)參照本通知精神,組織教師開展信息化課堂教學比賽以及網絡課程比賽,并擇優推薦優秀教師參加校級比賽。
2.請各院部于5月26日将比賽參賽作品彙總表(附件1)和報名表(附件2)電子稿發至jsjzijyk@163.com,同時報送紙質稿以及參賽作品光盤至教務處教研科(教三樓B303),逾期不報,名額作廢,不接受個人申報。聯系人:白飛,聯系電話: 83996004。
3.教務處組織專家進行評審。學校根據專家評審意見,擇優推薦作品參加2014年江蘇省職業院校信息化教學大賽。
附件:1.信息化教學比賽彙總表
2014年5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