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德 官网關于評估深度訪談工作指導意見

發布者:發布時間:2011-09-20浏覽次數:1751

伟德 官网

關于評估深度訪談工作指導意見

蘇建院教〔201112

深度訪談是江蘇省高等職業院校人才培養工作評估的重要項目,是形成學校人才培養工作總體結論的主要指标之一。為認真總結學校教育教學和專業課程建設工作的經驗與不足,深化新形勢下高職教育和人才培養的工作思維及育人理念,進一步完善學校内涵建設的科學規劃,提升品牌與特色專業建設水平,指導廣大師生員工做好學習宣傳和深度訪談工作,特提出如下原則意見。

一、工作總體要求

根據《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幹意見》(教高〔200616号)、《省教育廳關于印發<江蘇省高等職業院校人才培養工作評估規劃>的通知》(蘇教高〔200939号)、《省教育廳關于做好高等職業院校人才培養工作評估的通知》(蘇教高〔201119号)和《伟德 官网迎接新一輪評估的實施方案》的要求,各黨政機關和教學業務部門,成立各黨總支(直屬支部)的深度訪談工作小組,組織師生員工深入學習和全面掌握新一輪評估的相關文件精神和學院評估方案具體内容,根據深度訪談組的工作安排,以專業剖析材料、說專業說課程材料為基礎,按人員類型、工作層次全面開展各層次學習。強化工作責任意識,工作項目落實到人、計劃時間符合進度要求,确保按實施方案完成深度訪談工作。

二、訪談的内容範圍

1.領導作用:

·訪談對象:學校領導、教職工

·訪談目的:了解領導對國家高職教育政策的掌握和理解水平;貫徹政策與經營管理學校的能力;對人才培養工作的重視程度。

2.師資隊伍:

·訪談對象:職能部門、院系領導、專任教師、學生

·訪談目的:了解師資隊伍建設的政策措施及成果。

3.課程建設:

·訪談對象:教務處、院系領導、專業帶頭人、骨幹教師

·訪談目的:了解課程體系與内容改革的思路,課程建設對于學生職業能力和素質培養的針對性,采取的措施、取得的效果。

4.實踐教學:

·訪談對象:職能部門、院系領導、專業帶頭人、實訓教師、學生

·訪談目的:了解實踐教學條件建設;實踐教學環節落實與管理;實踐教學效果。了解實踐教學建設思路、措施及成果。

5.特色專業:

·訪談對象:專業帶頭人、骨幹教師、學生

·訪談目的:了解重點建設專業的優勢和特色,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成果。

專業帶頭人、教研室主任:學校辦學指導思想,專業建設層面的理念、思路、方法等,本專業數據平台相關數據。

專業骨幹教師:專業課程體系構建、課程開發、課程實施的理念、思路、方法等。

專業課教師:了解所授課程及前後續課程的性質、地位、作用和内容,重點是所授課程教學方法的研究與實施等。

公共平台課程教師:所授課程的性質、地位、作用和内容,重點是課程教學方法的研究與實施等。

學生:對學校、院(系)、專業、就業崗位等的認識,對教師、同學、課程、活動的感受,對學習、生活的追求等。

6.教學管理:

·訪談對象:職能部門、教師、學生

·訪談目的:了解教學管理、質量監控制度建設及運行狀況,管理隊伍及綜合素質。

7.社會評價:

·訪談對象:職能部門、學生、企業

·訪談目的:了解學校招生與就業工作,社會對學校的評價。

三、具體工作意見

由于深度訪談是評估專家在評估過程的現場考察階段,用以采集信息、調查核實的主要方法。評估專家根據事先在“狀态數據庫”、“院長彙報”以及在現場考察過程中發現的問題,針對學校薄弱環節的核心問題,以學院領導、各部門中層領導、管理人員、教師、行政人員、學生等作為被訪談對象作啟發式的交談與詢問,了解問題的實質,掌握學校人才培養工作的實際情況,以達到開闊思路、啟迪思維、探究成因及解決問題的目的。因此,應從以下兩個方面做好充分準備工作。

1、學習思考。采取自學與集中學習相結合的方式,廣泛系統開展師生員工學習活動。教工學習:以各總支為單位,利用教工理論學習日時間,統一組織本部門教職員工系統學習上級文件、實施方案、《迎評手冊》等材料。學生學習:由學工部、團委、各二級教學部門學工辦利用團日活動、班會時間組織進行,并不斷深化學習内容,将學習活動貫徹始終。

2、營造氛圍。在迎評工作中,由宣傳部具體組織開展校園宣傳活動:在校園宣傳櫥窗舉辦校園迎評專題宣傳展覽;在食堂集中播放學院專題宣傳片;選擇校外主要媒體加大宣傳力度;在學院網站、《江蘇建院》報開辟專欄配合宣傳;營造校園濃郁的學習宣傳氣氛。達到人人了解、人人參與、人人為迎評做貢獻,進一步強化全院師生員工愛學愛教的愛校情懷和“校榮我榮、校衰我恥”的責任感與使命感。

四、主要學習内容

1.教育部16号文件;

2.省教育廳關于新一輪評估指标體系;

3.學院關于新一輪評估方案;

4.學院領導在新一輪評估工作動員會上的講話;

5.學院發展曆程、主要成就、基本經驗及特色;

6.學院辦學現狀綜述等;

7.各專業發展曆程、主要成就、基本經驗及特色。

五、主要參考内容

1.師生員工——

·教育部[200616号文件和學院迎評《學習手冊》;

·學院的指導思想、辦學理念、主要特色、建設思路和發展目标;

·你所理解的高職教育是什麼樣的教育;

·你對培養目标中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培養的正确解讀;

·你認為高等職業教育目前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的辦法;

·服務教學、保證教學工作的中心地位的做法;

·學院校訓的内涵理解;

·人才定位于培養目标;

·學院民主辦學情況;

·教師的主導地位與學生的主體地位。

2.院(部)領導、專業帶頭人、教研室主任——

·教學管理的指導思想、主要措施;

·各種專業培養目标、職業能力、适應崗位;

·專業建設指導思想;

·人才需求的社會調研,專業開發設計、專業方向調整;

·教師隊伍建設措施;

·确保人才培養質量逐年提高的基本辦法;

·教學質量監控的特色做法;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人才培養工作的措施;

·在就業指導與服務方面開展的工作及效果;

·專業教學計劃、學時安排,課程結構;

·實踐課程類型、實踐教學體系構建及管理、工學結合、雙證書、校外實習基地運行情況;

·素質教育融入教學過程;

·課程體系構建和教學内容改革情況;

·專兼結合的專業教學團隊建設;

·實驗室建設;

·課外活動的安排;

·訂單培養與頂崗實習;

·教研室活動開展情況;

·學生就業崗位情況(專業對口率,工資水平)

·社會技術服務、社會技能培訓、師生獲獎。

3、精品、重點課程主持人、教師——

·你所教課程在人才培養方案中所起的作用;

·将素質教育融合在課程教學的辦法;

·在教學中提高學生職業素質的辦法;

·教學内容方面的取舍與整合;

·該課程實踐條件、内容和環節的确定;

·你所教課程的課程性質、教學目标、教學内容等;

·課程改革及建設規劃;

·你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的改革;

·課程中學生可能遇到的困難及采取的對策;

·提高自身的“雙師”素質的努力;

·教師教學工作與收入;

·教師的進修與到企業的鍛煉;

·教師應該具有的職業道德;

·對學院建設與改革的建議。

 

 

                            二〇一一年九月十五日

 

Baidu
sogou